页面

2010/05/17

没事就和朋友下下棋,pidgin象棋插件偷跑版

gmchess是一款由阳光灿烂的lerosua写的linux下开源的中国象棋程序,使用gtkmm和C++完成。支持人机对战和人人对战。但是之前只能在同一台机子上进行人人对战,这显然很不方便。
于是牛逼的lerosua又给我们带来了gmchess的pidgin对战插件,功能不必多说,大家也能猜到,肯定是通过pidgin,和好友在线下象棋了~
下面来看两个截图:
这是装了插件以后的pidgin窗口,可以看到已经多了一个很“帅”的按钮了~

如果你和你的好友,都装了这个插件的话,你一点这个“帅”,对方一接受,就会出来gmchess的对战窗口了,gmchess的对战模式大致和人机对战一致,只是对方换成了有血有肉的人了,哈哈,如图:

如果感兴趣的话,在这里下载最新的代码,注意gmchess-0.29.0.tar.bz2和pidgin-gmchess-0.01.tar.gz都要下载安装哦。
由于这个目前是偷跑版,也可以理解成是alpha版,所以难免会有点小问题,遇到bug或疑似bug的话,大家尽情地报告bug去,哈哈。
再八卦一下,gmchess里的提示音很多都是人声哦,而且这些声音正是出自lerosua的老婆,还蛮好听的呢,哈哈。

原文:http://li2z.cn/2010/05/16/pidgin-gmchess/

一个支持上传的简单http server


{ 撰文/bones7456 }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Python 里有个 SimpleHTTPServer,可以拿来方便地共享文件。比如,你要发送某个文件给局域网里的同学,你只要 cd 到所在路径,然后执行这么一行:
python -m SimpleHTTPServer
人家就可以通过 http://你的IP:8000 来访问你要共享的文件了。像我早已把这个命令做了 alias。但是,某一天,你需要从同学哪里复制一个文件到本机,然后你就会跟你同学说,XX,共享下某目录。当你以为可以用 HTTP 来访问他的 8000 端口的时候,他却告诉你,不好意思,我是 Windows 啦~~当然你可以选择在他 Windows 里装个 Python,也可以选择使用 Samba、FTP 等其他方式,但是有没有和之前一样简单的方式呢~当然了,这时候,你就需要一个支持上传的简单 HTTP Server,也就是我这个:SimpleHTTPServerWithUpload.py,哈哈。然后你开个服务,让人家上传即可。
其实这个就是修改自 SimpleHTTPServer 的,只不过我给它加上了最原始的上传功能,安全性方面没有验证过,不过理论上应该不会没人一直开着这个吧?另外,我对 RFC1867 的理解不一定透彻,所以,Use on your own risk!
截图如下:
代码在此,单文件、零配置,直接用 Python 运行。


原文:linuxTOY

2010/05/16

HTML 简史

新闻来源:A List Apart
HTML 是 Web 统一语言,这些容纳在尖括号里的简单标签,构成了如今的 Web。1991 年,Tim Berners-Lee 编写了一份叫做 “HTML 标签”的文档,里面包含了大约20个用来标记网页的 HTML 标签。他直接借用 SGML 的标记格式,也就是后来我们看到的 HTML 标记的格式。本文讲述了 HTML 这门 Web 标记语言的发展简史。
从 IETF 到 W3C: HTML 4 之路 
HTML 1 并不曾存在,HTML 的第一个官方版本就是由 IETF (互联网工程任务组) 推出的 HTML 2.0。问世之前,这个版本中的很多细则已经被实现,比如,1994年的 Mosaic 浏览器已经实现了在文档中嵌入图片的方法,后来 HTML 2.0 便吸纳了 img 这个标签。

后来,W3C 取代 IETF 的角色,成为 HTML 的标准组织,1990年代的后半页,HTML 的版本被频繁修改,直到1999年的 HTML 4.01,至此,HTML 到达了它的第一个拐点。

XHTML 1: XML 风格的 HTML 

HTML 在 HTML 4.01 之后的第一个修订版本就是 XHTML 1.0,其中 X 代表 “eXtensible” ,扩展,当然也有人将之解读为 “eXtreme”,极端。XHTML 1.0 是基于 HTML 4.01 的,并没有引入任何新标签或属性,唯一的区别是语法,HTML 对语法比较随便,而 XHTML 则要求 XML 般的严格语法。

使用严格的语法规范并非坏事,要求开发者使用单一的代码风格,比如,HTML 4.01 允许你使用大写或小写字母标识标记元素和属性,XHTML 则只允许小写字母。XHTML 1.0 的推出刚好碰上了 CSS 的崛起,Web 开发设计者们开始意识到 Web 标准问题,基于 XHTML 的严格语法规范被视为编写 HTML 代码的最佳实践。

于是,W3C 推出 XHTML 1.1。

如果说 XHTML 1.0 是 XML 风格的 HTML,XHTML 1.1 则是货真价实的 XML。这意味着 XHTML 1.1 无法使用 text/html mime-type 直接输出,然而,如果 Web 开发者使用 XML mime-type,则当时的主流浏览器,IE 则压根不支持。看上去,W3C 似乎正在与当时的 Web 脱节。

出力不讨好的 XHTML 2 
对 W3C 而言,到了 HTML 4 已经是功德圆满,他们的下一步工作是 XHTML 2,希望将 Web 带向 XML 的光明未来。虽然 XHTML 2 听上去和 XHTML 1 类似,它们却有很多差别,XHTML 2 不向前兼容,甚至不兼容之前的 HTML。它是一种全新的语言,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这实在是一场灾难。

WHATWG:与 W3C 决裂 
W3C 闭门造车的作风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来自 Opera, Apple, 以及 Mozilla 的代表开始表达反对声音。2004年,Opera 的 Ian Hickson 提议在 HTML 基础上进行扩展以适应新的 Web 应用,该提议遭到 W3C 的拒绝。于是,他们自发组织成立了超文本应用技术工作组,就是 WHATWG。

从 Web Apps 1.0 到 HTML5 
从一开始,WHATWG 就和 W3C 走不同的路线,W3C 对问题的讨论是集体投票,而 WHATWG 则由主笔 Ian Hickson 定度。表面上看,W3C 更民主,然而事实上,各种内部纷争会使一些决议限于泥潭,在 WHATWG,事情的进展会更容易,不过,主笔的权力并非无限大,他们的委员会可以对那些过于偏执的主笔进行弹劾。

一开始,WHATWG 的主要工作包括两部分,Web Forms 2.0 和 Web Apps 1.0,它们都是 HTML 的扩展,后来,他们合并到一起成为现在的 HTML5 规范。

言归于好 

在 WHATWG 致力于 HTML5 的同时,W3C 继续他们的 XHTML 2.0,然而,他们慢慢地陷入困境。

2006年10月,Web 之父 Tim Berners-Lee 发表了一篇博客文章,表示,从 HTML 走向 XML 的路是行不通的,几个月后,W3C 组建了一个新的 HTML 工作组,他们非常明智地选择了 WHATWG 的成果作为基础。这一转变带来一些困惑,W3C 同时进行这两套规范,XHTML 2 和 HTML 5 (注意,W3C 的 HTTML 5 在 5 之前有个空格,而 WHATWG 的 HTML5 则没有空格),而 WHATWG 也在进行着同样的工作。

XHTML 已死: XHTML 语法永存 

这一混乱局面到了 2009 年开始变得清晰,W3C 宣布终止 XHTML 2 的工作,这是一份关于 XHTML 2 的迟到的讣告。这一消息被那些 XML 的反对者视为珍宝,他们借此嘲笑那些使用 XHTML 1 规范的人,然而他们似乎忘记了,XHTML 1 和 XHTML 2 是截然不同的东西。于此同时,XHTML 1 规范的制定者担心,XHTML 1 中的严格语法规范会被 HTML5 弃用,这种担心后来证明是多余的,HTML5 既支持松散语法,也支持 XHTML 1 般的严格语法。

HTML5 路线图 
HTML5 的现状是,它不再象以前那样让人困惑,然而仍不够明朗。有两个组织在同时制定它的规范,这两个组织有着完全不同的行事风格,WHATWG 是先买后尝,W3C 是先尝后买,他们形成了一个不太靠谱的联姻,最终人们必将面临一个 HTML5 还是 HTML 5 的问题。

更让开发者困惑的是,他们什么时候才可以试水 HTML5。

在一次访谈中,Ian Hickson 提到了 2022,表示要到那时 HTML5 才会形成"推荐标准",此话一出,立刻招来 Web 设计者们的愤怒,尽管他们不知道推荐标准时什么意思,但他们明白,2022 已经是猴年马月的事了。

这还不算,更重要的是,这个推荐标准涉及两套规范,考虑到 HTML5 标准的规模,这个日期还是太乐观了,毕竟,各大浏览器以往对既有标准的兼容并不遂人意,想当初,IE 花了10年才接纳 abbr 这个标签。

2012 年,HTML5 会被接纳为候选标准,这将是 HTML5 真正开始发力的日子。对 Web 开发设计者来说,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浏览器的支持,就像 CSS 2.1,当有浏览器开始支持这一规范的时候,就有开发设计者在使用了,倘若必须等到所有浏览器都支持才开始入手,恐怕我们现在还在等待中。

HTML5 也一样,并不会有一个时间点,宣布 HTML5 已经准备妥当,相反,我们会先开始使用它的部分功能,HTML5 并不是一个从零开始全新的东西,它是旧的 HTML 标准的改进,事实上,不管你正在使用的 HTML 是哪个版本,你已经在使用 HTML5 了。
本文国际来源:A List Apart A Brief History of Markup (原文作者:Jeremy Keith
中文编译来源:锐商企业CMS 网站内容管理系统 官方网站

Ubuntu 10.10可能使用Btrfs为默认文件系统

EXT文件系统家族如ext2、ext3、ext4,多年来一直是众多发行版默认的文件系统,桌面发行版Ubuntu当然也不例外。然而现在事件正在发生改变,Ubuntu 10.10 Maverick Meerkat可能不再默认使用ext4文件系统。 
Canonical公司雇员、Ubuntu开发主管Scott James Remnant在博客上说,他们正在设法让btrfs作为Ubuntu 10.10的可选文件系统,而且不排除让btrfs作为默认文件系统。Scott指出,预计到内核2.6.35发布之时btrfs将不会在kernel配 置文件中标记为是一种“实验性”的文件系统,Ubuntu Maverick Meerkat预计将使用2.6.35。